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大师讲坛】第171期:三维量子霍尔效应

作者:培养办时间:2022-07-23来源:点击数:


报告时间:2022年7月20日(周三)9:00-10: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线上直播

报告嘉宾:谢心澄 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嘉宾简介:

谢心澄,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88年6月至1991年7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1年8月至2010年5月在美国奥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物理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校董讲座教授(Regent Professor);2002年5月加入中国科学院国际量子结构中心,曾任该中心主任;2005年10至201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首席研究员;2010年5至今,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讲席教授,期间曾任量子材料科学中心主任(2010-2011)、物理学院院长(2011-2018)。2016-2018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主任;2018年至今,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谢心澄教授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并特别致力于促进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深度融合。在量子霍尔效应、电荷及自旋输运、低维量子体系等领域中,对新型量子现象的发现及理解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谢心澄教授共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其中包括在Science、Nature及子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70余篇,在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上作邀请报告百余次。谢心澄教授于2011年获国家特聘专家称号,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0年获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08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等。

谢心澄教授曾任两届PRL凝聚态物理副主编,现任《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主编及多项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编委。

报告内容简介:

量子霍尔效应是二十世纪以来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迄今为止,三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与量子霍尔效应直接相关。量子霍尔效应改变了过去一百年基于对称性破缺对物质分类的认识,打开了利用拓扑学研究物质的大门。自从1980年von Klitzing在二维电子气体系中发现量子霍尔效应以来,就有理论工作讨论如何在三维体系中实现霍尔电导的量子化。在三维体系中,电子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形成朗道能级,在沿着磁场的方向有连续的色散。所以,无论费米能级处于哪里,总会有体态的电子参与到输运过程之中,导致无法量子化。然而,拓扑物态的种类逐渐丰富,为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来,拓扑半金属中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兴趣。谢心澄课题组与南方科技大学卢海舟课题组合作,在拓扑半金属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由上下表面费米弧联合形成的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的机制。然而,对于这种新的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来说,边缘态的物理图像——边缘态如何演化并形成闭合轨迹——以及如何受倾斜磁场的影响仍然是缺失的。随后,谢心澄课题组与苏州大学江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海文教授合作,研究了外尔半金属中的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并阐述了其边缘态的完整的物理图像。

参与活动:

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即可观看直播

①扫描二维码

②复制https://meeting.tencent.com/l/GHrI7gCIHrAn到浏览器

上一条:【大师讲坛】第172期:冷冻电镜的重构

下一条:【大师讲坛】第170期:轻氢之镁、创新栽培

关闭

办公地址:闵行校区:上海市东川路800号陈瑞球楼三、四楼(邮编:200240)

徐汇校区: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新上院502室(邮编:200030)

版权所有©2016 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研究生院 沪交ICP 备 50534

办公地址:闵行校区:上海市东川路800号陈瑞球楼三、四楼(邮编:200240)

徐汇校区: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新上院502室(邮编:200030

版权所有©2018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研究生院沪交ICP5053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