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 党务公开> 学习参考> 正文

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参阅(第48期)

浏览次数:日期:2013-10-08 撰稿: 摄影:

慎海雄:查摆问题,一把手要带头把自己摆进去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开诚布公地查摆问题、扎扎实实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的重要举措。刘云山同志的讲话,对于各地各部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把“四风”方面的问题找准找实找全,作出了鲜明而直接的指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近日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关键是坚持一把手作表率,推动领导干部树立问题意识,带着问题把自己摆进去。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四风”问题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多和少、重和轻、深和浅的问题。云山同志强调,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都要带好头,深入具体地查摆问题。不能用笼统的抽象问题代替具体的实际问题,不能用工作差错问题代替“四风”方面突出问题,不能用本部门本单位机关干部职工反映的福利待遇问题代替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不良作风问题。查摆问题还要敞开大门听意见,接受群众监督,问题找得准不准要向群众反馈,整改措施实不实要接受群众评判。

开诚布公地查摆问题、扎扎实实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的重要举措。刘云山同志的这一讲话,对于各地各部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把“四风”方面的问题找准找实找全,作出了鲜明而直接的指引。各地各部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牢牢把握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查摆问题、开门纳谏,找出“病根”、开出“药方”,真心实意地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提高群众工作的本领,用作风明显改善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好民主生活会,坚持开门搞活动。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既是活动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活动参与者,要以普通党员身份把自己摆进去,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坚持一把手作表率,推动领导干部树立问题意识,带着问题把自己摆进去。

从各地各部门目前教育实践活动的进展和阶段性效果看,绝大多数地方和部门是从严要求、真学真用、真抓真干的。同时,也有少数领导干部抱着“差不多”“过得去”“应付应付”等心态,持敷衍态度,装装样子、混混日子。有些领导干部成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知之甚少,个别的还存在错误认识。比如,在中央提出八项规定后,许多地方雷厉风行,迅速采取了坚决有效的措施,特别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铺张浪费、公款吃喝等问题得以迅速遏止。但也有的领导干部随之怪话、牢骚话也冒出来了,说什么“餐饮业滑坡影响就业”“第三产业受冲击”等等,有的奇谈怪论居然上了电视。还有的地方以到香港招商为由,酒池肉林、大摆阔气,一顿早餐人均消费千元。殊不知,那种以挥霍民脂民膏为代价的高消费,正是“四风”的集中表现之一。靠奢侈浪费建立起来的这种畸形消费,早一天清淡起来,官风也就早一天清正起来。我们有何必要留恋这样的GDP?在这类问题上的糊涂,充分暴露了有的领导干部对“四风”问题的麻木。如果对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那就是瞎马临池、已相当危险了!

在查摆问题过程中,我们就是要抓住那些具体的实际问题不放,从实际工作找“病症”、从思想根源挖“病根”,真正触及灵魂深处、抓住问题实质,让那些干部警醒起来、觉悟起来。

查摆问题要把自己摆进去,首要的是一把手带头。主要领导干部带了头、做了榜样,查摆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就往往容易开展。主要领导如果思想有顾虑、尊口紧闭,其他同志即便愿意敞开心扉也难有实效。至于敞开大门,让群众“面对面”“背对背”地挑刺提意见,如果没有这种宽松、宽容和坦诚的氛围,就更谈不上听到真知灼见了。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党内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而“四风”问题又是如牛皮癣一般的顽症,要彻底遏止和根治,就是要发扬当年那种革命气魄,要有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有动真碰硬、敢于交锋的精神,用“钉钉子”的作风抓住问题咬住不放,直到解决。查摆问题是需要红红脸、出出汗的。

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把自己摆进去找,班子查摆的问题要把个人摆进去、下级查摆的问题要把上级摆进去、业务部门查摆的问题要把分管领导摆进去、社会面上的问题要把自己摆进去,切实做到思想认识上不去不放过,查摆问题不聚焦不放过,自我剖析不深刻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只有这样,才能以严的标准把好教育实践活动质量关,坚决纠正装装样子、走走过场等错误现象,坚决防止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以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等错误做法。希望各地各部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上好好下一番功夫、出一出实效。

孔繁顺:力戒官僚主义之风

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正是一切为了做官、保官、升官,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才会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要充分认识官僚主义的表现、根源和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并坚决予以铲除。

追根溯源,官僚主义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有着直接关联,是特权思想、等级观念残余的反映和表现。当前,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有的居官自傲、官气十足,独断专行、作风霸道,“架子大、脾气大、口气大”,老子天下第一,一切自己说了算,听不得不同意见,容不下批评监督;有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养尊处优、不思进取,在原则问题上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碰到困难就躲,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遇见责任就推,不敢担当、不负责任,一切成绩归于自己,所有过错推给他人;有的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关注,不愿深入困难艰苦地区,不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不愿同基层和普通群众打交道,怕给自己添麻烦,工作上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得过且过;有的为政不实,作风漂浮,抓工作浮光掠影,搞调研蜻蜓点水,展示成绩弄虚作假,遇到问题欺上瞒下,用浮夸对付上级,以假象应付群众;有的好摆门面、好大喜功,沽名钓誉、哗众取宠,报喜不报忧、示美不见丑,说话假大空、工作瞎糊弄,习惯作表面文章;有的不顾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喜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误国误民,最后拍屁股走人;有的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六、横眉竖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甚至不给钱不办事,收了钱乱办事;有的对待上级部署囫囵吞枣、断章取义,执行上级决定照本宣科、等因奉此,或者照猫画虎、生搬硬套,完全不顾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有的与群众貌合神离、离心离德,对群众疾苦视而不见,对群众呼声听而不闻,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诉求无动于衷,甚至站到了群众的对立面;有的以权谋私,贪图个人享受,追求低级趣味,大手大脚、奢侈浪费,台上道貌岸然,台下苟且龌龊;有的办事拖拉,不讲效率,繁文缛节,人浮于事,责任意识淡漠,行政效能低下……,凡此种种,映照出官僚主义的病症和丑态。

为什么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并坚决反对官僚主义,但官僚主义却屡禁不止,成了一种顽症,在有的地方和部门甚至愈演愈烈?究其根源,就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执政理念缺失、价值追求偏移、精神消极懈怠,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上迷失了方向。官僚主义极大地涣散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严重干扰党的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影响党的事业,损害人民利益,破坏党群干群关系,败坏党的形象和社会风气,为广大群众深恶痛绝。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党的事业就会毁于一旦。能不能坚决、有力地克服官僚主义,是一个关系到党的生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官僚主义与共产党人的党性宗旨是根本对立的,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根本在于增强党性。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是坚强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不纯,我们的根基就会倾斜,精神就会缺钙,官僚主义就会乘虚而入、滋生蔓延。作为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肩负的使命,自觉把加强党性修养锻炼作为立身作人、为官修德的重中之重,切实筑牢思想防线,坚决抵制官僚主义的侵蚀。

自觉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论职务多高,资格多老,都要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牢记入党誓言,把党章作为根本遵循,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经常思考入党为了什么、当干部干些什么、身后留下什么的问题,都要从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中,从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政治营养,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认真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努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校正自己的价值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自觉强化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共产党员来自人民,植根人民,除了服务人民,没有任何特殊权力。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植于心、外化于形,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自觉反对和抵制特权思想、极端个人主义等的侵蚀。

自觉强化组织意识、纪律意识。坚持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党的各项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坚决反对主观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时时处处使自己的思想作风、言行举止与党的性质宗旨相符合,与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要求相一致,以实际行动和良好形象不断积累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正能量。

官僚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是背道而驰的,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关键在于践行群众路线。一些人之所以成为官僚主义的俘虏,根本在于动摇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丢弃了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些地方之所以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根本在于一些党员干部官僚主义习气严重,脱离群众,远离基层,不关心百姓疾苦,损害了群众利益。“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党员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只有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摒弃官僚主义作风,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要切实摆正位置,虚心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英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要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基层了解实情,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像“农民书记”杨善洲这样的好干部,他们赤脚下农田、脱鞋上炕头,与群众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丢掉的是官气,换来的是民心。如果一口官腔、一副官架、一派官威,只能让群众退避三舍,自己也成了“孤家寡人”。

要端正根本态度,真心为群众负责。党的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不能心里只想着自己的“帽子”和“位子”。要时刻想着党的事业,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自觉强化事业心责任感,坚决纠治不作为、乱作为、消极应付、效率低下等不良倾向。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导向,一切工作以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注重体察民情、顺应民心、尊重民意,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防止和克服主观臆断、长官意志、颐指气使。

要坚持以人为本,热心为群众服务。“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古代官吏尚且如此,关注民生、关心群众就更是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本分。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防止和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满腔热忱地解决好就业、看病、上学、住房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最大限度地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官僚主义是权力刚性约束不力的必然表现,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必须着力完善制度机制。邓小平同志认为,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是官僚主义的总病根。当前,制约权力的“笼子”尚不完善,一些工作领域权力过分集中,管理制约机制不够健全,从政行为、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监督,为官僚主义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温床。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首先在于建设科学有效的制度之笼,同时提高贯彻落实制度机制的刚性约束。

健全民主监督制约机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着力解决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以及执行不力等问题,是铲除官僚主义的治本之策。要全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重大经济开支、大宗物资采购、大项工程建设、选人用人等重要事项,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集体作出决策,不搞“一言堂”或少数人说了算。雷厉风行地狠抓政策、决策和制度落实,增强干部的执行力和制度的约束力。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格限制权力范围、界定自由裁量、规范用权程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暗箱操作”、违规行为无处藏身,最大限度地杜绝权力运行的漏洞。

严格干部评价考核机制。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正确认识和评价干部政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标准,让那些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人担当重任,让那些喜欢做表面文章、夸夸其谈、不干实事的人没有市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队伍建设的竞争激励机制,用民主公开、平等择用、竞争上岗和岗上竞争的方式,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促进干部队伍结构优化,推动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建立惩治预防长效机制。官僚主义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和韧劲,坚持在“常”、“长”二字上持续用力。要坚持制度面前没有例外,该惩则惩、当罚则罚,不搞“网开一面”和“下不为例”,对因官僚主义造成严重危害和影响的,要严肃处理,决不迁就。要注重制度文化建设,使勤政廉政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种风尚。要进一步扩大外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新兴媒体等舆论监督作用,努力形成反对和抵制官僚主义的强大社会力量。

刘润忠:正确认识和解决党群关系的着力点

来源:光明日报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筑牢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总结重温我们党在党群关系问题上形成的认识成果和经验,对于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解决当前党群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确认识和解决党群关系问题,必须始终站稳群众立场。立场问题是首要的根本问题,群众立场问题是决定我们党性质的具有根本性的重大政治问题。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和判断是否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分水岭和试金石。替谁说话,给谁办事,为谁谋利,不但是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更是政治本色、政治立场问题。我们党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根本原因就是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或少数人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就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个人或某一部分人的利益。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都必须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正确认识和解决党群关系问题,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世界历史的真正主人,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党把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应用于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形成了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权由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等观点,构成了党的群众观点的有机整体。党的群众观点的核心,在于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伟大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把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作为党实行领导和执政的最牢固政治基础与最深厚力量源泉。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代表群众利益,才能实现党的正确有力的领导,形成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胜利完成执政使命。

正确认识和解决党群关系问题,必须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性质、宗旨和群众立场、群众观点在实践中的体现。在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如毛泽东同志强调的,领导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时,要取得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这就是说,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的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如此循环往复,使领导的认识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同辩证唯物主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路线相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路线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力量源泉。历史经验充分表明,党的成长与壮大、革命的胜利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胜利推进,都离不开群众路线的自觉坚守和贯彻。

正确认识和解决党群关系问题,必须努力做好群众工作。高度重视和努力做好群众工作,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党的群众立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群众工作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基本方式和根本途径。群众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最广泛地发动和宣传群众、最有利地团结和组织群众、最真心地关心和服务群众。要结合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任务,认真研究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入调查研究,既不能超越群众的觉悟程度搞命令主义,也不能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搞尾巴主义,努力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切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式方法,带着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做深做细做实群众工作,团结带领群众不断前进。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深入到艰苦地区和困难突出、问题复杂的地方去,带头做好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的经常性工作,需要各方面共同来做,形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合力。

正确认识和解决党群关系问题,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党的利益、党的事业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事业。党所领导并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的就是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是不断达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就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就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八大强调,在新的征程上,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紧紧围绕党群关系这一主题,我们党在以上关于群众立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群众利益等一系列问题上形成的重要认识和基本经验,相互联结,相互统一,相互印证,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些认识和经验,从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充分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所自觉持守的鲜明政治立场、伟大历史担当和崇高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完成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自觉地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更加自觉地筑牢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胜利实现崇高执政使命不懈奋斗。

高永中: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

来源:光明日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90多年的光辉历史,就是一部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和带领群众,共同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懈奋斗不断胜利的历史。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事关根本,事关长远,常做常新,永无止境。

坚持群众路线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历史实践中创立形成了群众路线。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一切运动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在扩大执委会的决议案中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毛泽东始终坚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一切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随着革命斗争实践的发展,群众路线的内涵不断丰富。在1930年到1934年的反“围剿”斗争中,毛泽东总结革命根据地的工作经验,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式》等文章中,阐述了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为群众路线理论形成作了必要思想准备。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了放手发动群众、建立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会后,毛泽东发出了“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向反革命进攻”的著名号召。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作为方法论的群众路线作了具体而完整的阐述,《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发表,标志着作为成熟理论形态的群众路线正式形成。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正式写入党章总纲,刘少奇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其作了系统论述。新中国成立以后,邓小平在党的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群众路线的内容以及如何坚持群众路线作了进一步阐述。“文革”期间,由于“左”的路线干扰,包括群众路线在内的党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遭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群众路线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群众路线重新作出概括性说明,指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将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一道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群众路线注入了时代精神和新的活力。

党的群众路线深刻反映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自觉、植根中国民本传统的人文自觉和造福中国人民的历史自觉。党的群众路线的正确贯彻,是党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纵观党的历史,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命脉。正是因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我们的事业才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参与和拥戴,我们才能够战胜世所罕见的风险考验,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固本强基之举

今天,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站在关键的历史节点、全新的发展起点。但无论形势任务如何变化,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不能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不能变,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能变。不仅不能变,还必须始终如一地继承、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央在全党部署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其目的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正如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民心难得易失,利民者,民亦利之;弃民者,民亦弃之,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最害怕的就是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如果脱离实际特别是脱离时代实际,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如果整体上脱离群众,就会被群众所抛弃,就会失去根基、血脉乃至生命。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好的,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是拥护的,这是历史的主流。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党群干群关系面临新的严峻考验。危险就在脚下。这种危险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一方面,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忘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颠倒了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的主仆地位,漠视群众感情,伤害群众利益,极少数人甚至欺压群众,铺张浪费、奢靡享受一度盛行,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有的党员干部不能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在认识和行动上有不少片面性和形式主义的东西。有的不懂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而是做群众的尾巴;有的不从实际出发,不注重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而是拿群众工作做秀;有的不秉公办事,不敢担当,乐于做不负责任的“好人”;有的急功近利,寅吃卯粮,到头来损害的还是广大群众根本的、全局的、长远的利益。这些问题虽属少数和局部,但却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严肃对待,坚决纠正。

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中央决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条主线,牢牢把握为民务实清廉的主要内容,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突出作风建设这个主要任务,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这些要求,切中时弊,切中要害,务实管用,把这些要求放在心上、落到实处,必将进一步固本强基,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对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以贯之而又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

我们党走过了90多年光辉而不平凡的历程,正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向未来。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伟大事业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要求我们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新的契机和新的起点,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以坚强的党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改革的精神发展党的群众路线,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形成推动历史前进的磅礴力量。

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力只能归于人民并造福于人民。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永葆政治本色,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要深刻认识坚持群众路线是坚持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正确把握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增强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深入推进依法执政、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事业发展。

二是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凡属正确的决策,必然是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坚持遇事同群众商量的优良传统,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探索建立健全体现群众意愿的民主决策机制,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坚决防止和纠正。要把政策明明白白交给群众,把实际情况和工作部署向群众讲清楚,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注意听取群众评价,增加群众的话语权,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运用群众路线的方法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门搞活动,请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受群众监督,以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三是要坚持服务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并重。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成员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日益多元,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明显提高。适应这种趋势,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在此基础上,要正确把握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众特殊利益的平衡,在做群众学生的同时做群众的老师,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要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渠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四是要坚持创新群众工作的手段和方法。信息技术时代,互联网、手机等日益成为人民群众表达意见诉求、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渠道。在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深入研究网上舆论引导和沟通交流的规律,学习用不同的话语体系与不同类型群体进行互动交流,不断丰富党同群众联系沟通的方式,掌握民情、回应民意、汇集民智,把群众路线延伸到虚拟社会当中去。要把网上和网下、虚拟和现实结合起来,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同时,始终不忘做好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的群众工作。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折不扣地执行已有的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制度,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和创新的力度,用长效机制确保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

五是要坚持党对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领导。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邓小平同志讲过:“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才有正确方向;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党的领导才有不竭力量,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体两面,永远丝毫不能偏废。我们要把充分发挥党的先锋队作用和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统一起来,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加强和改进党对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统一领导、综合研究、总体设计和统筹协调,以群众工作统揽各项业务工作,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党的全部工作之中,确保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人民日报评论员:“照镜子”重在找到差距

——如何落实十二字总要求之一

“召开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这是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的重要内容。如何开好这个会?“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4句话、12个字的总要求,给出了根本遵循。

这其中,“照镜子”既是关键步骤,又是重要方法,决定着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宗旨意识是否坚定?工作作风是否端正?廉洁自律是否够格?只有以党章为镜、以廉政准则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才能聚焦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在活动中找准靶子、有的放矢。

坦率地说,在一些地方,照镜子不大受欢迎。有的同志自我感觉良好,懒得照镜子,动辄曰“寡人无疾”,两眼蒙蒙,双耳聩聩;有的明知自己有问题,害怕照镜子,担心光可鉴真,讳疾忌医;有的只愿看自己光鲜的一面,习惯盛妆出镜,言必谈功劳成绩,自我膨胀、自欺欺人;还有的喜欢拿着镜子照别人,认为自己美得不得了,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缺点问题。这样的认识,不符合“照镜子”的本意,只能是“闭塞眼睛捉麻雀”,把不住问题的脉、点不到矛盾的穴,让活动成了花架子、批评成了走过场。

照不好镜子,或是不愿照镜子,反映出一些同志还存在不以为然的思想,怕照出差距有压力、照出不足挨批评、照出问题被处理。“丑媳妇总要见公婆”。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对我们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必须有敢照镜子的勇气、照好镜子的决心。藏着掖着,只能把小病拖成大病。敢照镜子、勤照镜子,特别是对缺点和错误多往深处照、细处照,使之纤毫毕现,“找出差距”的要求才不会落空,“修身正己”的初衷才能够达到。

照镜子,关键是要找准镜子。照什么样的镜子,决定着能看到什么样的问题。如果照的是哈哈镜,自然变形走样、难见真章;如果照的是朦胧镜,云里雾里“看起来很美”,也难以反映实际问题。镜子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才能把缺点看得清清楚楚、把问题看得真真切切。对照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对照廉政准则,增强廉洁意识;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增强自律意识;对照群众期盼,增强公仆意识;对照先进典型,增强先锋意识。这样照镜子,才能搞好教育实践活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照镜子、亮底子,是活动要求,更是思想考验。有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有动真碰硬、敢于交锋的精神,才能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求,以实际行动密切血肉联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人民日报评论员:“正衣冠”难在立查立改

——如何落实十二字总要求之二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听到了意见却作“耳旁风”,找到了问题还要“等等看”,缺点和不足心知肚明却“不敢正视”、“不愿解决”,这样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不良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衣冠,主要是在照镜子的基础上,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民主生活会期间,能不能通过“正衣冠”,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直接影响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正衣冠,关键在一个“正”字。正,才有整洁端庄,才有良好形象。对照镜子,看看“风纪扣”有没有扣好、帽子有没有戴歪,看看衣服是不是上下不“搭”、内外穿“混”,看看有没有污点破洞、是不是邋邋遢遢,发现问题、找到缺点,对自己里里外外来一个“大扫除”。通过“正衣冠”,思想上扶正祛邪,行动上补漏纠偏,加紧扭转那些好大喜功、欺上瞒下的观念,高高在上、官气十足的做派,贪图安逸、居功自傲的想法,做到重整旗鼓、轻装上路。

正衣冠,难在一个“改”字。不改正,照镜子就成了做样子,除“四风”就成了假大空。作风建设“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必须有触动灵魂的勇气和决心。毛病不是一天形成,只有坚持发现问题、立即施治,才能为自己赢得主动;问题不是一天累积,只有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才能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正衣冠,外套要正,内衣也不可忽视,群众看得到的地方要勤加拂拭、整旧如新,群众看不到的地方更要仔细翻查、不留死角;问题明显的地方要及时纠正,问题隐蔽的地方同样要认真查改。

改作风、除毛病、正品行,自然会有那么些障碍、那么些纠结、那么些难为情,甚至还会有痛苦,但共产党人连流血牺牲的革命年代都走过来了,还在乎这点个人荣辱得失?党员、干部都要拿出“吾日三省吾身”的诚意,勇于自曝家丑、杜绝文过饰非,有追根溯源的细致,有刮骨疗毒的果敢,立查立改,立说立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心诚意、知错就改,从一个个具体的毛病改起,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何愁不树立,群众的信任焉能不增加?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才能收到防微杜渐之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以端正的品行塑造良好的形象、将良好的形象内化为端正的品行,时常反躬自省、不断自我提升,我们就能够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无愧于党,无愧于民。

人民日报:勤用“四盆水”洗净“弊”与“垢”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既能洗污去垢、放松身心,舒张毛孔、促进新陈代谢;“水”又能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洁身清心、洁化心灵,让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物洗则洁,心洗则清”,《礼记·儒行》说“儒有澡身而浴德”,意即修养身心,使之纯洁清白。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当勤用“四盆水”洗洗头、洗洗脸、洗洗手、洗洗脚,方能去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

第一盆水是“洗头水”。通过“勤洗头”、醒醒脑,使党员领导干部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现实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疏于理论知识学习,疲于应付文山会海,乐于社会人际交往,不读书、不看报,政策法规不学不用,专业知识不考不究,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勤洗头”,让脑子清醒清醒,争做带头学习的表率,使学习成为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生活工作的一部分。

第二盆水是“洗脸水”。通过“勤洗脸”、擦灰尘,使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升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用这盆“洗脸水”,可以洗出清新的面孔。不可否认,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群众感情淡漠,热衷于为上级服务、为老板服务、为熟人服务,而为群众服务则不冷不热、不闻不问,尤其是对来办事的群众,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勤洗脸”,让面容可亲,争做为民服务的表率,深怀亲民之心、爱民之情、为民之志,把心思、精力更多地用在工作中、用在为民解难和为民办事上,以实际行动赢得民亲、民爱、民赞。

第三盆水是“洗手水”。通过“勤洗手”,使党员领导干部时刻提醒自己不义之财不伸手,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用这盆“洗手水”,可以洗出清正做事之手。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办事讲排场比阔气,不计成本,不注重节约;贪图享乐、盲目攀比,境遇比上、事业比下,比待遇不比奉献、比职级不比实绩;把吃点、喝点、要点、拿点、收点、送点不当回事,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致使节俭形象在个人身上得不到更好体现等问题。“勤洗手”,争做勤政廉政的表率,在金钱面前抵住诱惑、在亲情面前摆正关系、在是非面前把握分寸、在朋友圈和社交圈中约束好自己的行为,精打细算、勤俭办事,真正把心思和工夫下到抓落实、解难题、办实事、求实效上。

第四盆水是“洗脚水”。通过“勤洗脚”,使党员领导干部真正从热衷于出入高档娱乐场所向勤下基层、多下基层调查研究工作的根本转变,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用这盆“洗脚水”,可以“洗”出拉近群众距离之“脚”。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热衷于出入高档娱乐场所,对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习惯于“看材料、要数字、催报表”;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少,即使下到基层,也是主观意愿代替调查研究,凭印象和经验办事,或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用心与群众交流……“勤洗脚”,争做放下架子的表率,把工作重心下移,改进调研方式,多到困难大、矛盾多、条件苦的地方去调研,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真实想法,通过“接地气”、“通民情”,以真心换真话、以虚心换智慧、以真情换真招,敢于触及矛盾,敢于面对困难和问题,办事雷厉风行,不拖不等不靠,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人民日报:紧握制度反腐的戒尺

制度反腐,不仅要体现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更应反映在制度建设的方向上

随着薄熙来案件的公开审理,刘志军、李春城违法违纪行为的相继查处,近期,一批涉嫌贪腐的高官被严厉查处,百姓称快。和几个月前网络反腐揪出“表哥”杨达才、重庆雷政富等贪腐分子不同的是,这些官员的落马,从发现线索、启动调查到公布消息,纪检监察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李春城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22天被“双规”并向社会公开,到近期中石油高管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十八大之后,中央正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向人民群众展示反腐的决心和力度,制度反腐进入新的阶段。

今日中国,贪腐可谓“全民公敌”,既侵蚀几十年改革发展来之不易的成果,也损耗着党的公信力和凝聚力。从世界历史的经验看,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期,往往也是腐败的高发期。而惩治腐败,归根结底是权力监督问题。正如有人总结,当权力失去20%的监督时,它就蠢蠢欲动;当权力失去40%的监督时,它就破门而出;当权力失去60%的监督时,它就铤而走险。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这段时间,制度反腐正呈现新的特点。一方面,明显加大了对群众举报、网络反腐的受理,使之成为制度反腐的有力组成部分。雷政富网上被曝光后63小时即被免职并立案调查,中纪委监察部、中组部、最高法、最高检以及国土资源部等部门主动在国内重点网站推出网络“举报监督专区”,民间力量通过网络加强举报监督,纪检司法迅速跟进,二者有效有力地结合起来,无论是速度、力度和透明度,都超越以往,形成了强有力的“反腐联盟”。

另一方面,明显加大了制度反腐的行动,加大了“打老虎”的力度。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求,也是关系我们党的肌体健康、回应群众强烈呼声的重要内容。纪检部门近期一连串的亮剑行动,使反腐告别偶然、避免误伤、走向规范,从“网络热”走向制度化,让老百姓从“苍蝇老虎都要打”的行动中,看到了党和政府反腐的坚定决心,更树立了必胜信心。

当然,制度反腐,不仅要体现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更应反映在制度建设的方向上。建立起对权力的制约机制,应成为反腐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近年来被查处的腐败案件看,“一把手”所占比例在40%左右。如何建立一套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如何既设“高压线”,又安“警报器”?分析这些案件,也提醒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建立立体化的制度防护网,如加快推进个人住房信息联网、不断完善反洗钱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对“裸官”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三公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等等。做到疏密有致、惩防并举,既关得住老虎,又飞不走苍蝇。另一方面,必须从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做起,以民主决策取代“一把手说了算”,以公开透明取代私相授受,实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打铁还需自身硬。预防和惩治腐败,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但是,只有加强制度建设,紧握制度反腐的戒尺,让各级领导干部心存敬畏,才可能真正实现干部清廉、政府清正、政治清明。

新华日报:省身·澡身·修身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从内涵上看,这里说的“洗洗澡”实际上包含了查找不足、清洗灰尘、保持本色三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省身、澡身、修身三者的统一。

省身贵在自觉。省身,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对自身行为进行反省与自律的一种状态,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的过去,检查自己的言行,才能知道自身的不足和差距,才能不断提高和进步。审视自己的不足,必须以良好的道德规范为参照,与优的比,向好的学。正视自己的差距,应该多听听群众的意见,他们看问题往往更直接更客观。三国著名文学家曹植说过:“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意思就是要重视群众特别是普通群众的意见。

澡身意在除垢。“洗洗澡”的目的就是要清洗思想上的灰尘,行为上的泥垢,以达到“净身护体,洁身自好”的效果。人常说,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问题、自己也看到了问题,就是不改。面对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垢病,一是要敢“洗”。正视问题,主动清洗。二是要勤“洗”。一有灰尘,立即清洗。否则,日积月累,“小垢”变成“大垢”,清洗起来就会有困难。三是要净“洗”。清洗灰尘,必须除垢务尽,绝不能蜻蜓点水,流于形式,洗之不净,等于不洗。

修身重在坚持。西汉戴圣《礼记·儒行》中说过:“儒有澡身而浴德”。这里的“澡身浴德”就是修身的意思。修身是做人基本的道德准则和永恒的价值追求,是一个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砥砺品行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断的修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修身既要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又要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品行操守,时时刻刻都要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锤炼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磨炼自己的意志,永葆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新华日报:增强四“点”意识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我感到,领导干部进一步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应有四“点”意识。

一是下基层要让群众“点名”。领导干部下基层目的是察民情、听民意,为的是真正掌握基层实际情况、摸清突出问题,因此更应该多到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群众反映多的地方去。下基层不能避重就轻、挑肥拣瘦,确定联系点也不能只挑工作出色、亮点突出的地方,而要更多地选择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要主动接受群众点名,变定点定时联系为广泛经常联系,在矛盾和困难面前敢于担当,哪里的群众反响多、诉求多,就到哪里与群众面对面,真正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二是办实事要让群众“点题”。群众观念深不深、宗旨意识牢不牢,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多办惠民利民的好事上。现在,有些地方所谓的“实事”也办了不少,但群众满意度还是不高,究其原因还在于忽视了群众诉求,造成了与群众期盼脱节。实践证明,只有始终把群众装在心里,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才是真正的密切联系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领导干部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抓工作、作决策的重要依据,畅通各种渠道让群众出主意、点题目,努力做到民有所盼、我有所应,真正把实事办到点子上,用服务群众的实效来暖人心、聚人心。

三是找问题要让群众“点穴”。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是帮助我们抓好整改落实、达到“治治病”的有效途径。从近年实践来看,除了领导干部自己找问题、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指问题外,还离不开广大群众来“点问题”。能不能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和意见、认真解决群众指出的问题,体现着一个干部的宗旨意识和胸怀品性。领导干部应该敢于敞开大门接受监督,大胆让群众点穴位、戳要害,虚心接受批评、认真抓好整改。同时要大力营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宽松环境,鼓励群众讲真话、讲实话,都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正确对待。

四是看成效要让群众“点头”。让群众满意,是抓作风建设的根本目标;请群众评价,是抓作风建设的重要方法。作风建设成效好不好,要群众点头才行。群众评价好就是我们工作继往开来的动力,群众评价不好就为我们指明了改进方向。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探索健全接受群众评议的方法机制,在群众评判中转作风、求实效、促发展,以实际行动让群众满意、被群众认可。

通讯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 邮编:200030 版权所有©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 浏览人数:738567 沪交ICP备201084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