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论坛由上海交大出版社社长助理、科技分社社长钱方针主持。
上海交大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党总支书记、特聘教授陈彩莲作题为“中法合作办学与时偕行,教育成果转化向新迈进”报告。她以上海交大国际化发展战略、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国际化办学探索实践为背景,提出中法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四点建议,一是利用法国合作学校及科研伙伴在核能、航空航天、储能等方面的先发优势,培养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高端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二是共享教材、设备、教师培训等教育资源,提高效率;三是合作共建全球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卓越人才;四是建立中法全方位合作交流机制,创建有影响力的,集研究、交流、咨政等功能于一体的中法合作交流平台。
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陈华栋作题为““中法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系列教材共编共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专题报告。他介绍了上海交大出版社系统化、规模化、品牌化推进教材出版,打造新形态(数字)教材、推进教材出版国际化等做法,并分享了打造法语系列教材品牌的实践和纵深发展设想,包括联合中法办学院校建立战略出版联盟,发挥各校专业优势、组建集体编委会,确立教材丛书书目框架、共编共用,打造精品教材、联合申报国家教材奖四点具体构想。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对外合作交流部部长曾亚军作题为“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海南实践”专题报告。他着重介绍了试验区“大共享+小学院”办学模式、“五互一共”(中外互鉴、学科互融、文理互通、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管理共商)人才培养模式、“一园多区”涉外办学党建模式以及“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
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政府与公共事务主任Jiadan YU作题为“增强青年权能:联合国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策略”的专题报告。她介绍了UNITAR的机构概况和在《Youth 2030: The UN Youth Strategy》框架下的全球胜任力培训项目。UNITAR成立于1963年,宗旨是为新独立的联合国会员国培养的年轻外交官,提供聚焦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主题的多边外交培训,使他们具备在外交环境中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每年有10万名参与者。目前UNITAR在不断拓展与中国高校的合作。
本场论坛聚焦教学成果转化,汇聚了出版社、国际教育创新办学特区、国际组织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探讨教学成果和办学经验的推广,通过多方位视角,为教学成果的进一步互鉴共享提供了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