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医工交叉基金”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时间:2016-08-10点击:17463次

为促进我校医学科学与工科、理科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我校医工交叉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医工交叉学科的优秀科研人才。同时,为进一步孵化和形成具有竞争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国际竞争力的前沿科研项目奠定基础,促进打造完整健康服务产业链,特发布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医工交叉基金”2016年度申请指南。

本基金重点支持具有自主创新意义、临床应用意义并有市场前景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一、指南说明

资助项目分为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及产业化项目,分类申请,不跨类资助。

重点项目主要资助有望取得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预研性项目,鼓励开展具有原创性临床应用研究。按本指南中确定的资助方向申请,每个项目资助75万元(其中,学校资助50万元,牵头医院配套25万元)。

面上项目采取自由申报的方式,鼓励开展立足于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性医工交叉科学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并以争取获取国家和地方各类计划项目为主要目标。每个项目资助21万元(其中,学校资助14万元,牵头医院配套7万元)。

青年项目采取自由申报的方式,以未获得地方或国家级项目的青年科技人员为主要资助对象,支持医院和本部青年科技人员的学科交叉科研起步。每个项目资助12万元(其中,学校资助8万元,牵头医院配套4万元)。

产业化项目主要资助具有良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和显著应用前景的项目,贴近市场需求。鼓励开展具有原创性应用发展研究,可以为医疗、健康等事业带来产业化发展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由校本部和项目牵头单位共同出资,产业化项目由企业出资。

项目实施年限为三年: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

二、申报条件

1.各类项目均须由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正式在职在编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与学校其他院(系)在职在编的科教人员(博士后不在资助范围)联合申请,体现“医工、医理、医文、医管”相结合的精神;其中,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申报主体须为医学院和附属医院;

2.重点项目资助申请者当年1月1日未满55周岁[1961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在职在编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不资助已主持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的申报人,如973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大重点项目等项目负责人);合作者的年龄要求是当年1月1日未满60周岁[1956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学校本部在职在编的科教人员;

3.面上项目资助申请者当年1月1日未满45周岁[1971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副高级及以下职称且具有博士学位的在职在编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合作者的年龄要求是当年1月1日未满50周岁[1966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学校本部在职在编的科教人员;专科医院申请者学历要求为:具有博士学位(至少占面上项目申报数的50%),或者具有硕士学位同时具备10年以上临床经验;

4.青年项目资助申请者当年1月1日未满36周岁[1980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尚未获得过地方及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中级职称(含)以下在职在编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合作者的年龄要求是当年1月1日未满36周岁[1980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的学校本部在职在编的青年科教人员;

5.限项申报:医学院和附属三甲综合性医院重点项目限报2项,面上项目限报16项;其他医院重点项目限报1项,面上项目限报8项;每位申请人限主持一项参加一项或参加两项医工交叉基金项目;每位合作者限参加3项;每人同一年不可同时申请两项;

6.产业化项目自由申请,不集中受理,成熟一个启动一个;青年项目自由申报,不限项;

7.已获得国家支持的项目不予资助;

8.对前几期医工交叉基金已经资助过并已结题的项目,确有临床效果并具有产业化前景,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考虑优先支持;

9.有合作企业经费配套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

三、重点项目主要资助方向

1.精准医学研究

开发基于分子和组学特征谱的新型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筛查、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和技术;立足于新型慢性疾病精准防治方案研究,围绕有研究基础的慢性疾病(如慢性神经性疾病和精神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研究和开发基于分子和组学特征谱的新型慢性疾病预警、诊断和分型新方法和技术。

2.医学诊疗仪器与设备研发

中高端医疗器械与核心部件的合作创新开发(如多参数内窥镜和微创化的外科手术导航等);基层医疗机构先进实用医疗器械的合作应用研究(如生物传感器及其智能诊断仪器和可穿戴式医学传感设备等);医学应急救援器械与装备及临床各类物理治疗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个性化的手术器械和内植物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3.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

以满足临床需求、提高修复疗效为重点, 围绕骨骼等器官修复存在的关键科学及技术问题,通过生物活性材料、表面改性技术(表面涂层、纳米化等)、制造技术、仿生仿真技术等赋予修复植入物个性化生物功能;针对目前骨骼(含牙齿)重建植入材料存在较高的“ 应力遮挡”效应,研发力学适配(即高强度、低弹性模量)且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的医用金属材料;研发个性化新型可降解植入物(包括生物适配机制)及具有磁性、超弹等功能特性的新型医用金属材料。

4.数字化医疗

基于云平台技术的应用,大脑医学影像的收集、储存和分析;高通量癌标志物筛查分析;医疗仪器数据汇总,专项分析与服务;针对重大和常见疾病的影像学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研究。

5.环境与公共健康

开发智慧居家照护技术与设备,探索新型居家照护服务模式和政策建议;空气污染与重大或常见疾病关联研究;环境新兴污染物的暴露风险及其在重大或常见疾病发生中的不良作用。

6.临床中医药创新研究

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充分发挥中医理论指导作用,开展具有自主创新意义、临床应用意义,并有市场前景的中医药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中医诊疗技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针对中医优势病种,科学总结辨证施治规律,建立规范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和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案,形成可推广的技术成果。中药能力提升:多学科协作进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体内过程及机制、毒性等研究;基于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的中药新药研发。

7.临床前沿基础研究

探索神经退行性、脑血管、神经免疫性、耳鼻咽喉科等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干预策略和利用干细胞移植新型治疗手段;开展肿瘤干细胞的生物标记物筛选和肿瘤干细胞干性获得及维持的机制研究,肿瘤细胞极性维持和上皮间质转化的调控机制,特异性抑制肿瘤转移或靶向肿瘤干细胞的小分子药物或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前开发;纳米胶囊能否实现药物在肿瘤细胞(体外)、肿瘤组织(体内)中的靶向输送及能否实现治疗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的研究;针对高发、难治、危害大的各类妊娠相关疾病发病机理、风险评估、预防策略和诊治技术的原创性研究或产品开发,以及针对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妊娠成功率,或防控出生缺陷为主要目标的原创性研究;探索多学科密切结合的重大精神障碍的病因学、治疗机制探索研究,对精神障碍大脑认知功能复杂数据的数学建模,运用大数据方法对重性精神病临床和研究的数据资源进行挖掘、分析,建立重要精神障碍早期风险、诊断类别和疗效等方面的模型,以及基于虚拟现实的精神障碍新型治疗方法。

四、申请受理

1.申请受理时间:2016年8月9日至2016年9月9日,逾期不予受理。

2.报送材料:请各申报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将申请项目申请书及汇总表(电子版)于9月8日前发送至wangbin369@sjtu.edu.cn,并将申请书(1式1份,双面打印)和汇总表加盖公章后报送至科研院计划项目办公室。

联 系 人:王斌,刘萍

联系电话:34206880

联系地址:闵行校区新行政楼B605室

Email地址:wangbin369@sjtu.edu.cn

附件1: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医工交叉基金”申请书模板(2016版)

附件2: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医工交叉基金”项目申请汇总清单(2016年度)

沪ICP备05052060 版权所有©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邮编:200240查号台:86-21-54740000

技术支持:上海交大浩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