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概况
建筑位置
历史沿革
建筑分析
老图纸
建筑图纸
修缮历史
价值评定

建筑概况

新中院位于学校东北角,中院北侧,西临海洋工程实验楼,东临东十二楼,它建于宣统二年(1910年),传统砖木结构,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校园建筑。

新中院体量小,位置不显眼,形体简单,但是作为交通大学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建筑,新中院是除中院和上院之外最古老的建筑,有着见证历史、昭示过去的重要价值。作为宿舍,围廊是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公共空间,据曾住过此处的老校友回忆,新中院“比之中院不相闻问,优胜多”。

该楼其实是围绕着一个内庭院布置的建筑,独特之处是除了院内环通的内走廊,她的外部也有环通的走廊,这种建筑特点是脱胎于上海开埠早期流行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也被被称为“康白渡式”(Compradoric Style,即买办式风格 ) 的建筑,它们一般都是二层或三层,在楼的外围设置拱券或者柱式的的敞开游廊,供人们在其中喝茶、聊天、乘凉、观景。这种建筑形式起源于更早的西方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是为适应当地热带气候而创造出的一种形式。而最早来到上海的英国殖民者,多数是从印度等东南亚殖民地,因此直接拷贝了那边的建筑形式,不过因为上海的气候不同,冬天要比东南亚冷得多,所以第二批翻造的上海殖民地建筑就很少采用这种形式了,所以今天上海保留了为数不多的这种殖民地外廊式建筑,新中院算是其中之一。

建筑位置

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新中院位于交大徐汇校区东北角,位于中院北侧,东邻海洋工程实验楼,西邻海洋工程试验楼。建筑南侧原有通道与中院相连,现改作小型绿地。


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校园电子地图

(点击上图自动跳转)

历史沿革

作为交大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新中院也同样承载了交大的发展历史,是交大沧桑变迁的见证者。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办的同文书院进驻交大,新中院也未能幸免,住进日本宪兵,留下满地疮痍。

抗战胜利后,交大总校渝校的师生复原回沪,和迁至租界的沪校师生在徐家汇大本营汇合。1944年被聘为渝校数学教授的郑太朴也随复原大军抵达上海,单身一人临时入住新中院二楼一间小屋内。在交大期间,郑太朴成为上海民主建国会的领导人之一,不顾白色恐怖,联络民主人士聚会,宣传民主、自由,介绍马寅初、张絅伯、施复亮、李平心等人到校演说,积极营救被捕学生。新中院宿舍成为他与学生运动的秘密联络之地,以及为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而奔走的休憩点。由于郑太朴的革命活动引起当局的注意和不满,迫于压力,交大于1947 年解聘了郑太朴。郑太朴离开了交大,但关于新中院的那段民主历程却留在了历史中。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院不再作为宿舍使用,而改作院系办公楼。为了适应新功能的需求,新中院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造。由于办公需要较高的光照,故将中庭上的玻璃屋顶拆除,同时将两侧的外挂楼梯改设在外廊内侧,这样既有利于分流工作人员,也不至于影响底层工作人员办公。另外为了满足不同功能的办公需要,建筑西面走廊部分被封闭起来作为一个较大的办公室。当时从总体来看,建筑的风格和空间形态保护得还是比较良好,历史价值也得以保存。

不过由于该建筑改作办公用房,人员流动性较大,人们的保护意识薄弱,建筑的状况比较糟糕。至2002年,该建筑已破败到不能用作办公用房,院系办公人员随即撤出。此时香港董氏家族想建立一个以家族命名的船业博物馆,以彰显中国造船业和董氏船王家族的发展历史,遂出资修缮了这幢小楼。

这次修缮,将外廊木柱替换成型制相同的混凝土柱,拆除了失去使用功能的外挂楼梯,将楼梯改在室内。同时恢复了中庭上方的玻璃罩,并安装了展室照明设施。从此该建筑改作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其丰富的室内空间平时被用作展厅,在特殊的时间还可以改作活动场地。

2005年,这里曾经搭起戏台,上海著名的昆剧、越剧、舞台剧名家分别在此处进行表演,各界宾客齐聚一堂,曾经衰败一时的老建筑再现精彩,既续写着交大的船舶史,也为上海添加了一座专题博物馆。

每当天气晴好之时,阳光从中庭上方的玻璃天棚直泄而入,光影交织,温暖仿佛触手可及。抬头仰望苍穹,看碧空云卷云舒,让人不由得又回到青灯书卷、学子汇聚的旧时光。


新中院中庭现状

同时期建筑风格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建筑业进入了一个运速发展时期。这时期内上海在文化教育宗教医疗文通等各方面都有较快发展。各类学校建筑发展也较快。校园建筑大部多为西方复古样式。同时期的中学校舍建筑相对比较简陋,它们一般都是二层或三层的外廊式建筑。其外廊或为略带西式装饰的券廊或更为简单的柱廊。新中院的建筑形式则为典的“外廊式建筑”。

此建筑形式起源于印度、东南亚等殖民地区,是英国殖民者为适应热带气候而创造出的一种形式。“楼外面周围是配置着大拱门的敞开游廊。此种建筑在早期香港、新加坡等地也很多见。上海的早期西式建筑,不论是领事馆还是洋行办公楼,或是住宅,差不多都是采用这一形式。因为这种建筑并非来自欧洲本土,是西方人在亚洲殖民地的创造,因而又被人们称为“康白渡式”建筑。由于上海的气候条件与热带地区有极大差异,这种形式的建筑到后来便很少采用了。这些最早的西式建筑,极少经过的正规建筑师设计。一般都是由外侨自己设计绘图,有为了适应就地取材和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而由中国工匠加以修改。

新中院在传统的西式外廊式建筑的形式上做了一定的改良。首先新中院外廊部分的柱与拱券采用了木质结构,使建筑有一种东方建筑轻盈、通透的质感。建筑的内部设计了一个中庭,这样建筑内部的使用空间两侧都由外廊衔接,最后到达室外空间。这种形式再后来上海的许多建筑中都可以发现,例如福鑫面粉厂办公楼。


左图、右图: 申报馆旧照;中图: 楷印书局旧照
(图片来源: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档案馆)

建筑分析

细部分析

新中院的墙面采用青砖砌筑而成,红砖腰线穿插其中,每层三道将其划分为四块,加强了立面的层次感。每层门洞上方的红砖线脚向上拱起,形成砖券。支撑外廊的柱子原为木柱,其下端立于石础之上,中端有切角,上接券角。在2002年那次修缮项目中,它们被换成同等大小、柱式相同的混凝土柱。

新中院的整体建筑风格中包含了很多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元素,楼梯和外廊二层的栏杆均采用自然曲线图案的金属栏杆,柱子两边的券角也采用了这种形式。外廊下边有镂空成“万” 字图案的木枋,枋下段及柱子和枋的连接处刻有卷草图案。


新中院细部(图片来源: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档案馆)

老图纸

新中院底层平面图竣工图

新中院二层平面图竣工图

新中院屋面平面图竣工图

建筑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南立面图

修缮历史

这栋具有百年历史的建筑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只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改动,第一次是在建国之后,新中院由寝室改作院系办公用房。由于办公需要较高的光照,故将中庭上的玻璃屋顶拆除,同时将两侧的外挂楼梯该设在外廊内侧,变相增加了周边的环境空间。第二次修缮在2002年。之前由于该建筑改作办公用房,人员流动性较大,人们的保护意识薄弱,建筑的状况十分糟糕。至2002年,建筑的状况破败到不能用作办公用房,院系办公人员随即撤出。后来香港董氏家族慧眼识珠,出资修建了这栋建筑。这次修缮,将外廊木柱替换成型制相同的混凝土柱,拆除了失去使用功能的外挂楼梯,将楼梯改在室内。同时恢复了中庭上方的玻璃罩,并安装了展室照明设施。从此该建筑改作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其丰富的室内空间平时被用作展厅,在特殊的时间还可以改作活动场地,2005年董浩云博物馆搭起了戏台,上海著名的昆剧、越剧、舞台剧名家分别在此处进行表演,各界宾客齐聚一堂,衰败一时的建筑盛况空前。


新中院各时期照片(图片来源: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档案馆)

价值评定

1. 历史价值:新中院于1910年建成,是交大校园内仅存的几座百年建筑之一。新中院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曾被用作教学楼、学生寝室和院系办公楼等等,是一座重要的历史建筑。

2. 艺术价值:新中院为近代常见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这种建筑分别吸取了东西方建筑的优点,外形上尽显轻盈、通透。在2002年的修缮工程之后,这栋建筑又重新显现出这一个风格建筑造型的美感。

3. 科学价值:新中院采用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形式,由砖砌结构和木框架外廊结合搭建而成。百年之后,建筑本身的结构没有明显的损坏,木质结构的精美做法也被完美保留下来。在同时期同类建筑中,新中院是一座具有代表性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