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隆重举办的2024年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毕业典礼上,身为毕业生的陈史杰又不得不抱憾缺席。那天,他带着园区内的项目亲身前往香港对接渠道,为企业出海链接更多资源。
满世界跑,似乎成了近几年陈史杰的“新常态”。作为上海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闵行园区总经理,他早已习惯于俯下身搞服务,为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前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搭台筑桥”。
时间回溯到2019年,为积极响应高质量发展大学科学院、把学校成果转化到周边的国家号召,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想600基地”正式启用揭牌。本就是交大2006级校友的陈史杰临危受命,出任总经理。而陈史杰所肩负起的艰巨使命,正是要让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能更多、更快、更稳地走向市场。
一边是上海交大的科研心血,一边是创新创业的沸腾人生,陈史杰坚守的奋斗坐标便定位在这片大零号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梦想热土上。2021年,他再度回到母校,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级金融管理课程(EFP)开启了三年的学习蜕变之旅。
如今,学成归来的陈史杰将继续踏上征途,借助金融的力量赋能更多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落地生根。
”
从实验室到市场,横亘着资本、管理、渠道、人才等等的鸿沟,除了“硬载体”,更需要“软服务”。针对传统园区以房租为主的业务收入模式,陈史杰创新性地为基地设定了“载体、技术、服务、投资”四位一体的全新运营机制,并将更多的主营业务精力放在了服务赋能上。
“无论是金融服务、政策服务,还是市场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我们都希望能够给予老师们更多的助力,让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产业生态建设都能够呈现蓬勃向上的趋势。”
在他看来,初创公司不仅需要经过合规且具有法律效应的背书,更需要通过吸引投资来推动成果完成科技转化。基于对老师们的深度了解和彼此的信赖,他希望能够力所能及地为优秀项目建立起全生命周期的投资体系,打破市场与学术之间的隐形屏障。“从概念验证基金到天使轮,从BC到产业基金,我希望能为这些项目嫁接更多的校友资源,做好全链条的铺设。”
带着探路金融赋能产业发展实践的目标,上任后不久的陈史杰入学高金,希望以更前沿、更系统的金融知识“武装”自己,让征途上的每一步都更有底气。
事实上,陈史杰与高金的渊源早在十多年就已开始——太太作为高金“1号员工”,自始至终见证和参与着高金的快速发展,而交大毕业的他从2009年高金成立伊始就从未间断过关注和支持,有着金融领域“黄埔军校”美誉的高金,一直是他的心之所向。
这一次,他终于成功圆梦,并为自己的未来寻得切实的助力。
对于陈史杰而言,高挑战性的工作和高强度的学习的确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在课堂内外收获的新知与启发也令他倍感欣慰。“除了老师传授的专业知识外,我们还借助各类‘移动课堂’走进了多家校友企业,与来自天南地北、有着不同背景的精英学员一起学习切磋,展开深入交流,这大大开拓了我的视野和思路。”
更让陈史杰惊喜的是,高金在金融垂直领域的深耕同样助力着“大零号湾”的持续进阶。“许多高金的教授会参与到大零号湾金融建设的细节探讨之中,通过金融理论搭建各种模型,给予我们很多专业指导。此外,凭借高金的校友平台,我们也实现了不少项目在上下游资源上的对接。”
✦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2023级新生参访上海交大科技闵行园区
去年,在陈史杰的助力下,高金与“大零号湾”达成科创金融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共同打造科创、金融、人才培养的开放合作“生态圈”。此外,为进一步推动“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高质量发展,高金和闵行交大科技园运营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了科创金融私董会“穿越周期的科创资本战略”专场,邀请了十余家科创企业负责人参会,和专家们共同就科创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本战略相关问题及解决路径进行多维度研讨。
✦ 陈史杰出席由高金和闵行交大科技园运营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科创金融私董会
陈史杰将高金与“大零号湾”的这种紧密互动形象地描述为“合伙人”关系。一方面,缺少资金是大多数老师在项目孵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学校老师们的创新项目大都偏向实验室科研,传统的投资机构鲜少能够清晰理解这些项目的价值,往往会更倾向于选择投资成熟一点的项目。”此外,团队组建也是一大痛点,“老师们大多擅长的是科研,在搭建团队构架上还需要融入更专业的人才。”但无论是资金还是团队组建问题,借助高金的资源平台,诸多项目都能得到赋能与支持,真正实现“走出来”、“结成果”的目标。
多年来,陈史杰带领着园区内年轻的运营管理团队,利用毗邻交大闵行校区的地缘优势,将目光瞄准了先进制造、智能光学、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眼下,团队已陆续为园区引入了450余家企业,200余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引进了45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融资过千万的有4家,过亿的有3家,累计服务企业融资额更是超过了22亿元。
除了担任闵行园区总经理以外,陈史杰还兼任了闵行区第七届政协委员,上海科普院士工作站专家,国际金融家论坛金融创业专业委员会理事、副会长,上海科技创业导师等多重身份。俯下身搞服务,为创新企业排忧解难,是陈史杰每天工作努力突破的方向,也是他十多年来从事科技园运维工作的基本守则。
一路走来,陈史杰见证了无数企业过关斩将、从初出茅庐迈向千亿级的发展征程。这让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成就感;他也曾在各家企业最艰难的岁月里坚守陪伴,对那些敢于在“九死一生”的创业赛道奋力向前的追梦者由衷敬佩。
✦ 陈史杰与EFP班级同学聚会
“众人拾薪火焰高,优秀的项目值得拥有更多的资源支持,这也驱使着我要不断学习,借助金融之力实现更多的科技转化。”陈史杰始终坚信,在当下这个科创大时代里,金融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和方法,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双向赋能也终将助力更多梦想结出硕果。
-END-